时必达跨境电商物流
15813899064

跨境电商物流专线:海运 空运 铁路 快递 卡车 双清包税派送到门

美国海上货物运输法(美国海上货物运输法律法规)

gjwl6662025-08-04 13:23:487

美国海上货物运输法以《1936年海上货物运输法》(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Act, COGSA)为核心,辅以《2010年卡尔玛修正案》(Kalmar Nyckel Amendments)及《哈特法》(Harter Act)等,构建了覆盖国际与沿海运输的法律体系,其核心目标是平衡承运人与货主的权利义务,规范提单关系、责任划分及争议解决,以下从法律框架、实务问题与解决方案步骤展开分析。

(一)美国海上货物运输法的核心框架

1、法律适用范围

COGSA是美国海上货物运输的“根本法”,适用于进出美国港口的国际运输(包括从外国港口到美国港口的进口运输,以及美国港口到外国港口的出口运输),规范“从货物装上船至卸下船”(“钩到钩”原则)的责任,对于美国沿海运输(国内港口间运输),传统上适用《哈特法》,但《卡尔玛修正案》对部分条款进行了协调,使责任限制标准更统一。

2、核心法律关系

承运人义务:两大核心义务——①开航前和开航时的“适航义务”(COGSA第3条第2款),即船舶必须处于适合航行、能安全收受、载运和保管货物的状态;②“管货义务”(COGSA第3条第3款),即承运人需妥善、谨慎地装载、搬移、积载、运输、保管、照料和卸载货物。

承运人免责事由:COGSA第4条第1款列举了17项免责,包括天灾、战争、罢工、检疫限制、托运人过失、货物固有缺陷等,承运人需举证证明损失属于免责范围。

责任限制:《卡尔玛修正案》将责任限制从COGSA原规定的“每包或每单位500美元”提高至“每包或每单位674.67特别提款权(SDR)”(约合1000美元,每5年调整一次,2025年最新标准需参照美国海岸警卫队公告),但承运人若存在“故意或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作为/不作为”(COGSA第4条第5款),则无权主张责任限制。

(二)实务常见争议与解决方案步骤

问题1:货损货差的责任认定与索赔

货损(如湿损、破损)和货差(数量短少)是最常见争议,解决需遵循“证据固定→责任分析→索赔行动”三步法。

步骤1:证据固定(关键环节)

提单审核:提单是运输合同的证明,需确认是否为“清洁提单”(未批注货物表面状况不良),若提单清洁,推定承运人接收货物时完好,货损由承运人承担初步责任。

现场证据:卸货时立即要求船方、港口理货公司出具《理货报告》,记录货物数量、状况;聘请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(如SGS、CCIC)出具《货损检验报告》,明确货损原因(如积载不当、通风不足)、程度及修复/残值。

辅助证据:运输途中的航海日志、温度记录(冷藏货)、气象报告(排除天灾免责)等。

步骤2:责任分析(对照法律要件)

承运人的义务违反:若货损因船舶不适航(如货舱漏水)或管货不当(如野蛮装卸)导致,承运人违反基本义务,需承担责任。

免责事由排除:承运人主张免责(如“货物固有缺陷”)时,货主需举证反驳(如提供货物出厂质检报告证明无缺陷)。

步骤3:索赔行动(协商→法律程序)

及时通知:COGSA第3条第6款规定,明显货损需在交货时或交货后3天内书面通知承运人隐蔽货损需在交货后15天内通知,否则视为货物“完好交付”的初步证据(但不丧失诉讼权利)。

协商与调解:基于证据与责任分析,与承运人协商赔偿金额(扣除责任限制后的实际损失),可通过行业协会(如美国海运协会)调解。

仲裁或诉讼:协商无果时,按合同约定选择仲裁(如约定伦敦或纽约仲裁)或诉讼(美国联邦法院对海事案件有专属管辖权),时效为1年(自货物交付或应当交付之日起算,合同可约定延长,但不得缩短)。

问题2:责任限制的突破与保险衔接

若货损金额远超承运人责任限制(如高价值货物),需通过“突破责任限制+保险索赔”组合解决。

步骤1:主张责任限制无效

- 举证证明承运人存在“故意或重大过失”,船员明知货舱通风系统故障仍启航(需提供航海日志、船员证言);承运人未及时救助受损货物(如火灾后未采取灭火措施)。

- 若法院认定责任限制无效,承运人需全额赔偿货损。

步骤2:启动货运保险索赔

- 货主需投保“一切险”(覆盖自然灾害、意外事故等),索赔时提交保险单、提单、检验报告、承运人拒赔函等文件,保险公司赔付后可向承运人代位求偿。

(三)运输全流程风险防控步骤

1. 运输前:合同与提单审查

合同条款合规性:确保运输合同未减损COGSA强制性规定(如约定“诉讼时效6个月”无效,因COGSA要求最低1年);明确“实际承运人”(如无船承运人NVOCC)与承运人的连带责任。

确认:提单记载的货物描述(品名、规格)、数量(件数/重量)、唛头需与实际货物一致,避免“不知条款”(如“Shipper's Load and Count”)导致货差举证困难。

2. 运输中:动态监控与异常应对

- 要求承运人提供货物跟踪信息(如EIR电子跟踪系统),发现异常(如延误、偏离航线)立即书面通知承运人并留存记录;冷藏货需实时监控舱内温度,超限时要求船方整改。

3. 争议后:时效管理与证据保全

- 诉讼时效1年内,需完成证据公证(涉外证据需经美国使领馆认证)、律师委托(选择熟悉海事法的美国律师),避免因程序瑕疵导致败诉。

二、注意事项

1、提单的“物权凭证”属性:提单未经背书转让,货主无权提货;提单批注“破损”“短少”将直接影响索赔,需在签发前与承运人确认货物状况。

2、沿海运输与国际运输的法律差异:美国沿海运输(如纽约至洛杉矶)适用《哈特法》,承运人的免责范围更广(如“过失免责”),责任限制更低(每包100美元),需单独约定合同条款。

3、实际承运人的连带责任:根据COGSA第3条第2款,实际承运人(如船舶所有人)与契约承运人(如货运代理)承担连带责任,索赔时可将二者列为共同被告。

4、诉讼管辖权选择:合同中可约定“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”(海事案件集中地)管辖,避免因管辖权争议延误程序。

1、与国际公约的衔接:COGSA以《海牙规则》为蓝本,但《卡尔玛修正案》责任限制标准接近《维斯比规则》;美国未加入《汉堡规则》(加重承运人责任)和《鹿特丹规则》(扩大适用范围至“门到门”运输),未来或受国际趋势影响调整立法。

2、《联邦提单法》(Federal Bills of Lading Act):规范提单的签发、转让与权利义务,明确提单持有人(如收货人)可直接向承运人索赔,无需依赖托运人。

3、电子提单的法律效力:美国《电子交易法》认可电子提单与纸质提单等效,但需满足“可转让性”“完整性”要求(如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)。

四、相关问答

Q1:COGSA的适用期间是“钩到钩”还是“港到港”?

A1:COGSA第1条明确适用“从货物装上船至卸下船”(“钩到钩”原则),即货物越过船舷到离开船舷的期间;港口内的堆存、陆运(如码头至仓库)不适用COGSA,需通过合同约定责任。

Q2:承运人“适航义务”是否要求“全程适航”?

A2:否,COGSA第3条第2款仅要求承运人在“开航前和开航时”(Voyage Begins)使船舶适航(如货舱清洁、设备正常),航行中因突发故障导致不适航(如引擎损坏),承运人可主张“海上风险”免责。

Q3:诉讼时效1年能否通过合同延长?

A3:可以,COGSA第3条第6款规定“1年为最低时效”,合同可约定更长(如2年),但不得缩短(如6个月),否则缩短条款无效。

Q4:货物因罢工延误导致变质,承运人能否免责?

A4:能,COGSA第4条第1款将“罢工、停工或劳动受限”列为免责事由,承运人需证明罢工与货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(如罢工导致港口滞留,冷藏箱断电)。

:美国海上货物运输法以COGSA为核心,体系严谨但实操性强,货主与承运人需通过“合同审查→风险防控→证据固定→法律行动”全流程管理,结合保险工具,可有效降低争议风险,保障运输权益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guigangbj.com/zblog/?id=11719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