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家的酱牛肉真空袋总胀气?上个月老张的卤味厂刚被退货200斤产品,就因为包装袋出现针孔状漏气。今天咱们用大实话讲讲真空包装那些门道,特别是材料厚度和杀菌温度这两个要命的关键点。
肉制品真空包装袋选多厚才保险?
- 常规卤肉制品用12-15丝(0.12-0.15mm)复合铝箔袋
- 含水量高的产品(比如泡椒凤爪)必须用18丝以上材质
- 千万别图便宜用单层PE袋,三个月内必漏气
- 测试方法:装水悬空24小时观察渗漏
——————
抽真空时残留空气量多少合格?
国家规定残留气体不超过包装体积的5%。有个土办法判断:把包装袋压入水中,冒出3个以下气泡算合格。重点是要先冷冻再抽真空,特别是带骨产品,比如真空包装的肋排,零下18度急冻2小时后再操作,能减少50%的破损率。
——————
杀菌温度和时间怎么搭配最安全?
- 121℃高温杀菌:适合腊肠、火腿等低水分产品,保持30分钟
- 95℃巴氏杀菌:酱卤制品首选,时间延长到50分钟
- 千万注意!含淀粉的肉丸类杀菌温度不能超过85℃,否则会变糊状
——————
为什么同样真空包装,别人的保质期能多三个月?秘密在阻氧层材料。今年新出的七层共挤膜,中间加了EVOH阻隔层,成本贵三毛钱但保质期能延长到180天。教你们个检测土招:用氧浓度测试仪,包装内氧气含量低于0.8%才算达标。
——————
运输环节最容易被忽视。去年有个案例,真空包装的烧鸡在运输中因温差结露,导致袋内滋生霉菌。关键要在箱内放食品级干燥剂,每立方米空间放300克硅胶颗粒。夏天运输还得加隔热棉,货柜温度超过28℃就要启动冷藏车。
——————
小编观点:别信包装袋厂家的"保证用五年"鬼话,自己每月做次盐水测试最踏实。特别是做电商的朋友,第一批货宁可多花五百块做第三方检测,也比后期客户投诉强。记住真空包装不是万能保险箱,从原料处理到物流整条链都得盯紧了!
网友评论